2026年高考,没考英语口语在专业选择上会受限。众多高校部分专业因培养需求,要求考生参加英语口语考试且成绩达标。尤其是对语言应用能力要求高的专业,像英语、翻译、商务英语这类,英语口语考核是招生重要环节,未参考可能直接失去报考资格。
在2026年高考志愿填报中,没考英语口语,会使部分专业报考受限。
语言类专业首当其冲。像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应用英语等专业,其教学与未来职业多侧重语言实际运用,口语交流是关键环节。例如英语专业,课程涉及大量英语演讲、辩论、口译训练,学生需有流利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多数高校要求报考此类专业必须参加口语考试。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语言类名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报考英语、翻译等专业,英语口语成绩是重要录取依据,未考口语则无法报考。
部分涉外专业也对口语有要求。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日后工作常需与国外客户洽谈合作、参与商务谈判,良好口语能力至关重要。部分高校的涉外警务、法学(涉外法治)专业,因涉及跨国执法、国际法律交流,同样看重考生口语水平,若未考口语,可能无缘这些专业。像北京警察学院的涉外警务专业,明确要求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一定分数,且口语能力需达标。
此外,一些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于教学模式中外教课程占比高,授课语言多为英语,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要求全面,英语口语考试成绩是考量重点。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全英文授课,其招生章程规定,考生高考外语单科成绩需达到一定分数,报考英语专业要求更高,未考口语基本不符合报考条件。
港澳地区高校招生也存在类似情况。香港教育大学本科课程简章显示,内地应届高考生入学,高考英语分数达120分或以上(满分150分),以中文为主要授课语言的专业,英文分数最低要求为110分(满分150分),且对口语水平有考量,未参加口语考试会影响报考。
不考高考口语,会对高考志愿填报和未来发展带来多重限制:
直接丧失部分专业报考资格。语言类专业(如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几乎都要求口语成绩,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名校明确将口语考试作为报考前提,未参考者连志愿填报资格都没有。涉外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涉外警务)因职业需求,也把口语能力作为重要门槛,例如北京警察学院的涉外警务专业,明确要求口语达标,缺考者会被直接筛除。
中外合作办学与港澳院校选择受限。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采用全英文授课的中外合作院校,招生章程中普遍将口语成绩作为辅助参考,部分专业甚至将其列为硬性要求。港澳地区高校如香港教育大学,虽未强制要求口语成绩,但在同等分数下,会优先录取有口语成绩的考生,缺考可能降低竞争力。
潜在影响职业发展路径。即使入学时选择了不要求口语的专业,未来若想从事涉外工作(如外贸业务、国际会议服务),口语能力仍是核心竞争力。部分企业招聘时会隐性考察英语听说能力,缺考口语可能间接影响雇主对语言水平的判断,错失优质岗位机会。
志愿填报容错率降低。高考志愿需多维度规划,口语缺考会缩小可选范围,尤其对分数处于竞争激烈区间的考生,可能被迫放弃与自身分数匹配的优质专业,只能在剩余选项中妥协,增加 “高分低就” 的概率。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