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
学院特色:文学院近年来在外籍院长的领导下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全面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培养卓越的现代文科人才为目标,以整合思维能力培养、全球化文化视野培养和中英文写作能力培养为重点,以 “Active Learning”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为抓手,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先进本科人文教育,并最终实现“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愿景。
学院概况: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附设新国学研究中心、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潮汕文化研究中心、汉语培训中心、英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国际研究中心、妇女研究中心、海外考试中心和基督教研究中心。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点。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师资力量: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教授14名,副教授24名,有博士学位者35名;获得境外高校学位的教师占29.8%,境外教师占20.1%。
学生培养:培养的学生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新纪元全球华文文学大赛”奖、“21世纪外研杯英语演讲大赛”奖、鲁迅文学奖、全省大学生“挑战杯”奖、中国大学生戏剧节(广州)“优秀创作”大奖等。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8%以上。
从2012年起与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建立交换生互换计划,每年选拔5名优秀学生赴对方学校学习。
电邮:twwxy@stu.edu.cn微博:
【理学院】
概况:理学院按照国际通行的教育和学术规范,倡导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为目标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能力发展,培养有国际意识和全球化视野的人才。
学院设有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四个系。现有基础数学、海洋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个博士点,硕士点基本覆盖所有学科;有基础数学、化学、海洋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广东省重点学科,有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省高校应用化学特色专业。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有国际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现有87名专任教师中,全职教授有43名,48名教师有留学或海外工作经历;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9名,其中22名教师的博士学位是在英、美等地获得。
学院拥有数十个大型实验室,实验室配备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 ,设备总值逾8000万元。
目标:围绕“明理笃行、博识专能”的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宽厚的理科基础知识,严密的整合思维,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和良好职业操守的理科专业人才。
使命:1、 推进“先进本科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理科人才;
2、 执行先进科学研究项目与重大计划,提升研究水准,以臻国内一流学术地位;
3、 鼓励跨学科、领域合作研究,合理利用资源,为地区发展提供服务。
走进理学院网址: www.sci.stu.edu.cn 电话:0754—
电邮:微博:
【工学院】
法学院以达到国际水准为追求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及独特品质的培养。法律学系1983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公共管理学系1993年开始招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至今已毕业本科学生达3000多名。2000年获行政管理专业硕士授予权。2008年法学专业获准国家特色专业。2009年获公共卫生硕士(MPH)授予权。2010获公共管理硕士(MPA)授予权。
法学院学术气氛浓厚,5年来,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开设了近300场精彩的讲座。
国际化特色
学分交换项目
l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l 香港大学法学院
l 美国圣约瑟夫大学
l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国际竞赛项目
l Jessup 国际法模拟法庭赛
l “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赛
l 国际替代性争议解决模拟庭赛
l 法律英语大赛
境外实习项目
l 香港暑期实习项目
双语全英教学
实践教学特色
学院建立可适应性专业培养及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科研精神,推出一系列课堂模拟与实训课程,建立一批境内外实习基地。
境内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香港 |
何耀棣律师 事务所 | 黄轩利大律师 | 黄福鑫资深 大律师办事处 | 高盖茨律师 事务所 | 胡关李罗律师行 |
香港 社会服务联会 | 齐伯礼律师行 | 消费者委员会 | 郑若骅资深 大律师 | 平等机会委员会 |
胡百全律师 事务所 | 土木工程拓展署 | New Chambers | 新妇女协进会 | 知识产权署 |
境内 |
中国国际贸易 促进委员会 | 深圳金杜律师 事务所 | 东莞市 中级人民法院 | 东莞市 第一人民法院 | 东莞市 第二人民法院 |
中山市 人民检察院 | 惠州 中级人民法院 | 汕头市 中级人民法院 | 汕头市人民检察院 | 汕头仲裁委员会 |
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职业发展
职业技能培训
l 司法考试培训
l 公务员考试培训
l 人力资源师培训
l 英语技能培训
l 职场礼仪培训
就业出路
2012年法学专业就业出路
就业方向 | 百分比(%) | 就业方向 | 百分比(%) |
律师事务所 | 52 | 企业 | 13 |
公务员 | 20 | 事业单位 | 3 |
境内升学 | 4 | 境外留学 | 8 |
2012年公管类专业就业出路
就业方向 | 百分比(%) | 就业方向 | 百分比(%) |
公务员 | 27 | 事业单位 | 15 |
企业 | 50 | 境内升学 | 6 |
境外留学 | 2 | | |
走进法学院网址:www.law.stu.edu.cn电话:0754—
电邮:微博:
【商学院】
汕头大学商学院践行“功在商道,心达寰宇”的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在国内外享有声誉,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12年,汕头大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成为亚洲地区首次通过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专业认证(EPAS)的本科专业。
特色一:国际水准的专业教育,国际化的学习体验,学位被国际承认
教育质量第一,是汕头大学商学院的传统和特色。学院的本科专业教育屡获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主管部门的嘉许。2012年,学院通过EPAS认证,标志着本科教育达到国际水准。学院拥有一支年轻向上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近四分之一是外国教师,以小班教学、持续互动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融国际化与本土化为一体的独特学习体验。学院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爱尔兰、葡萄牙、瑞典、新西兰、新加坡、泰国、印度等国和港澳台地区的知名商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和学习机会;与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和黄地产、普华永道、屈臣氏等世界级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实习平台。近年来,商学院上百名学生参加了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多项大型赛事,取得优异成绩。
汕头大学商学院主要国际化学习机会一览表(2013年)
项目名称 | 名额 |
一、学位生(学业完成后可取得汕大学位及国外高校学士/硕士学位) |
1、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3+2”双学位/本硕项目 | 10 |
2、英国北安普顿大学“3+1+1” 双学位/本硕项目 | 20 |
3、瑞典西部大学“3+1+1” 双学位/本硕项目 | 5 |
二、交换生(在国外高校学习一年或一学期,免交国外学费) |
1、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交换项目(已列入国家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资助交通费及生活费) | 4 |
2、葡萄牙天主教大学交换项目(已列入国家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资助交通费及生活费) | 4 |
3、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交换项目 | 5 |
4、瑞典西部大学交换项目 | 4 |
5、立陶宛ISM管理与经济大学交换项目 | 4 |
三、访问生(在国外高校学习一年或一学期) |
1、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习项目 | 10 |
2、英国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习项目 | 30 |
四、短期交流(到国外高校短期学习、交流、竞赛) |
1、国际著名高校商业竞赛项目(学院资助) | 50 |
2、立陶宛ISM管理与经济大学暑期班项目 | 10 |
3、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暑期班项目 | 10 |
4、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暑期/冬季班项目 | 20 |
注:此表不含汕头大学校际项目
特色二:优异的学生就业记录,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从2004 年至2012 年,学院连续9年实现100%毕业生就业。毕业生受到长江实业、和记黄埔、屈臣氏、通用电气、迅达电梯、招商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永旺、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青睐。近年来,被世界500强公司和中国500强公司聘用的本科毕业生人数达30%以上,起薪点大幅提高。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就业。
2012年毕业生主要就业、升学单位
和黄地产公司 | 屈臣氏公司 | 苹果公司 | 三星公司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世界四大) | 德勤合计师事务所 (世界四大) | 安永合计师事务所(世界四大) | 箭牌集团 |
周大福珠宝金行 | 百威英博啤酒公司 | 广东溢达公司 | 美的公司 |
渣打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移动公司 | 中国电信公司 | 广州立白公司 |
英国伯明翰大学 |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 | 英国华威大学 | 香港理工大学 |
2013年商学院招生专业一览表(2013年招生250人左右)
专业名称 | 培养目标 |
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 能够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或能够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管理人才 |
工商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方向) | 能够实施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作或能够进一步展开研究的管理人才 |
市场营销专业 | 在中外工商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各种非营利组织从事营销及销售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 |
会计学专业 | 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会计、财务及其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在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外贸企业、涉外机构等单位从事对外经贸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
金融学专业 | 适应本土与国际金融环境变化的复合型人才 |
注:2013年商学院按工商管理类、经济与贸易类、金融学类招生。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国内新闻教育界独树一帜,秉持“国际化,重实践,前瞻性”的办学方针,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新闻人材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培养本学院各专业的学生在世界传媒变革新时代,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与改革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创新者。学院历届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2011年学院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和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颁发的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奖。2013年,学院继续按新闻传播学大类招生,一年级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后,二年级上学期根据学生意愿分专业培养。
为什么选择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l 本学院具有国内新闻学院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师资队伍,设置大量全英及双语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开放意识,掌握批判性思维和整合思维,具备在工作中运用外语阅读理解和交流的良好能力。
l 本院实行符合国际顶级新闻学院传统的“新闻实务技能导向的培养模式” ,由富有业界经验和业绩卓越的老师亲身讲授指导,有丰富的海内外实习机会,毕业生新闻采访写作和新闻摄影摄像等实务技能熟练,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可运用外语以及多媒体工具和技术完成工作任务。
l 本学院创办数字新媒体系列课程,培养各专业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各类数字媒体技术与工具,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和应对新媒体技术变革挑战的能力,为投身数字新媒体行业做好准备。
广播电视学专业
培养目标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广博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电视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全媒体报道能力,熟悉我国广播电视政策、法规,擅长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播音主持和出镜记者(方言)的高级人才。
职业前景
各类媒体、网络传播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和公关机构;国家宣传管理机构和影视文化管理部门;各类影视公司、电视节目与影视广告策划、制作、传播公司。
新闻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全媒体报道能力,熟悉我国新闻政策、法规,熟练掌握新闻采编技能,擅长中英文报道的新闻人才;有较强多媒体采编与表达能力,适合于媒体数字化、网络化、融合化需要的“全媒体”人才,有较强视觉表达能力的新闻摄影人才。
职业前景
各类媒体、网络传播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和公关部门、国家宣传管理机构和影视文化管理部门;多媒体节目策划、制作、包装公司;境外媒体驻华新闻机构。
编辑出版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出版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编辑出版理论知识与出版物策划能力、熟悉版权贸易和出版法律法规、熟练掌握数字出版技能的专门人才。
职业前景
学生通过学习,能适应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需要,能够在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图书发行部门、网络公司、通讯公司、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数字出版、营销、版权贸易等工作。
广告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市场营销与广告传播理论,熟悉国家广告政策、法规,掌握市场调查、数据处理、市场分析专业技能,有较强的广告策划、创意、制作能力,熟悉品牌策略、公共关系的专业广告营销人才;擅长视觉创意与制作的新媒体广告人才。
职业前景
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的广告部门,专业广告公司,专业品牌传播机构。
国际传播境外实践创新班
培养目标
该创新班核心课程全英授课,有海外留学优先机会和大量境外实习机会。培养学生具备广博扎实的国际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其他知识,纯熟的英语交流表达能力,擅长中英文新闻报道,掌握采访、编辑、摄影、摄像以及网络多媒体技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
就业前景
创新班的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在各类中英文媒体从事国际新闻报道或对外报道,或在跨国、涉外企业或机构从事传媒、公关、研究等项工作,也有去海外高校继续深造的良好机会。
电邮:xinwenxytw@stu.edu.cn微博:@汕头大学新闻学院
【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选择汕头大学CKAD的八大理由
● 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共建高校
●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单位
● 艺术类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
● 王受之和靳埭强等国际名师领航
● 国际前沿专家讲学
● 国家、地区实战项目合作
● 国际交换生计划,留学德国与日本
● 一流教学环境与设施
学院介绍
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是汕头大学和李嘉诚基金会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在国际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前院长及著名艺术理论家王受之教授的领导下,学院的教学队伍集结了一批志于艺术与设计教育革新的优秀师资。学院现有设计艺术学、美术学、MFA美术、MFA艺术设计四个硕士点。2013年,招收有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产品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五个本科专业,按设计学大类模式招生和培养。
●使命:
秉承精细化的专业发展标准,集中精力发展七个专业(方向)。强化以描绘、构成和色彩科学、设计电脑软件三个基础技能的训练,通过循序渐进的项目贯彻整个教育过程,强调跨界、跨学科项目的综合能力培养。
课程布局、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团队等均与国际同类艺术院校接轨,通过多种方式的国际交流,用“走出去、引进来”两种方式,使得学生有大量接触世界最前沿艺术与设计的机会,提升各专业的国际水准,以创办特色鲜明的艺术设计教育。
●目标:
培养“心手合一、自主创新的艺术与设计人才”。 倡导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独立操作能力;注重思维与技艺融合,理性与感情表现并重,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辨、协作和表达能力;从训练动手能力、技艺熟练入手,逐步把学生培养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富有创意技巧和艺术品位的中坚人才。
●特色:
1.第一类特色专业: 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单位。
2.名师领航:在院长王受之教授带领下,学院始终坚持国际化视野,拥有来自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的教授和著名设计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同时,学院还长期聘请中国美术学院杭间教授为学术顾问,为保持国际视野的持续性发展群策群力。
3.专家讲学:学院不断从国际业界中邀请和引入从事不同层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士、中外著名设计师、艺术家来校讲学、主持工作坊和教授各项专业课程。由王受之院长倡导并主持的系列对谈栏目【侃侃文化】,2012年成功举办11期,邀请到获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的叶锦添、著名音乐评论人周光蓁、国际著名设计大师靳埭强、香港著名导演高志森、香港著名文化人马家辉、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威尼斯大学校长马里诺·福林等嘉宾,精彩的对话给汕大学子带来了强烈的思潮启发。
4.专业与人文并举的跨学科教学:着重提供各项优质、专业及多元化的艺术与设计课程,引导学生发挥个人创意思维,扩展知识领域,提高文化素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跨文化教学,辅以崭新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工作坊”个案教学(课题教学)实现跨学科课程整合。
5.国际设计比赛与展览研讨:学院近三年成功举办4次国际学术研讨会、81场大型展览,并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创作者、专业设计师举办102场学术讲座、24次工作坊、32次交流活动,促使学生了解国际艺术新思潮及当代科技的最新发展。由前院长靳埭强先生发起、一年一度的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比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2012年我院平面设计专业朱鸿琳同学荣获该赛事全场大奖和靳埭强评审奖,还有30名同学在此次比赛中获得奖项。另外我院有26人次获得“白金创意大赛”奖项,其中包括全场大奖及个别金、银奖,成绩斐然。
6.国家、地区级课题合作:学院大力发展横向课题研究和教学,力求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专业教学改革;并积极鼓励各专业设立课题研究中心,以项目带动教学。策划成立的“城市设计中心”,以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等为方向,进行一系列有关城市设计的研究;该项目从“设计汕头”出发,力争使学院成为粤东地区各主要城市发展需求的实际项目运营和人材培养基地。
7.国际交流生学习:每年定期选派优异学生前往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作为交流生进行短期专业提升学习,实现视野开拓和自我梦想之建立。
8.优良教学设备:包括多间配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版画实验室、产品实验室、金工实验室、木工实验室、陶瓷实验室、数字设计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等)、美术展览馆及藏有大量国内外艺术与设计专业类图书资料室,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条件。
9.艺术类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我院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分布珠三角地区,由于专业技能扎实而深受各类设计公司的喜爱。已有不少毕业生有所成就,如2003届钟新球现任深圳市创意园集团总裁、盛鹏达投资集团董事,2004届张蔚松现任新浪华东策略总监;2006届林徐攀创办深圳香蕉设计公司,担任设计总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