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在广东招生代码为:10389。财务管理专业代码为:003、录取最低分为534分,风景园林专业代码为:001、录取最低分为497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代码为:002、录取最低分为480分,数字经济专业代码为:033、录取最低分为541分,工程管理专业代码为:025、录取最低分为539分,对于2025年有意报考福建农林大学的广东考生来说,了解福建农林大学的招生代码和专业代码是志愿填报的第一步。
院校招生代码 | 学科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最低分 |
---|---|---|---|---|
10389 | 历史 | 风景园林 | 001 | 497 |
10389 | 物理 | 交通工程 | 024 | 534 |
10389 | 物理 | 生物工程 | 013 | 543 |
10389 | 物理 | 园林 | 027 | 548 |
10389 | 物理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21 | 535 |
10389 | 物理 | 生物信息学 | 012 | 546 |
10389 | 物理 | 生物制药 | 009 | 542 |
10389 | 历史 | 财务管理 | 003 | 534 |
10389 | 物理 | 轻化工程 | 020 | 532 |
10389 | 物理 | 森林工程 | 023 | 529 |
10389 | 物理 | 茶学 | 032 | 543 |
10389 | 物理 | 水产养殖学 | 014 | 531 |
10389 | 历史 | 农林经济管理 | 002 | 480 |
10389 | 物理 | 植物保护 | 007 | 540 |
10389 | 物理 | 数字经济 | 033 | 541 |
10389 | 物理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022 | 536 |
10389 | 物理 | 海洋资源与环境 | 030 | 530 |
10389 | 物理 | 土木工程 | 026 | 528 |
10389 | 物理 | 制药工程 | 008 | 538 |
10389 | 物理 | 林学类 | 034 | 546 |
10389 | 物理 | 海洋科学 | 029 | 530 |
10389 | 物理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018 | 534 |
10389 | 物理 | 动物医学 | 015 | 542 |
10389 | 物理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031 | 531 |
10389 | 物理 | 智慧农业 | 011 | 538 |
10389 | 物理 | 蜂学 | 017 | 530 |
10389 | 物理 | 园艺 | 010 | 535 |
10389 | 物理 | 工程管理 | 025 | 539 |
10389 | 物理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004 | 541 |
10389 | 物理 | 智慧林业 | 006 | 538 |
及时关注补录和调剂信息:如未被福建农林大学的首选专业录取,可及时关注学校的补录和调剂信息,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参加调剂,增加进入福建农林大学的机会。
梯度设置:前2志愿冲高分专业,中间志愿保底,服从调剂以防滑档。
服从调剂:平行志愿批次中,服从专业调剂可降低退档风险,但需权衡是否接受调剂专业。
梯度填报:参考2024年福建农林大学录取位次,合理分配“冲稳保”志愿,避免扎堆热门专业。
特殊类型招生:若报考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需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如竞赛证书、个人陈述),并参加学校组织的考核。
福建农林大学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一所以农林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和成立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协和大学农科开创了福建农林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纪元,福建省立农学院是我国南方最早独立建制的高等农林院校之一。1952年,两大文脉汇集成立福建农学院。1958年秋,以福建农学院森林系为基础,成立福建林学院。1994年,福建农学院更名福建农业大学。2000年10月,在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擘画、亲力推动下,原福建农业大学和原福建林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林大学。习近平同志亲临福建农林大学成立大会,亲授校牌并发表重要讲话,殷切期望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在规模、质量、办学水平、整体实力和办学效益上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成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20多年来,学校秉承“研究农业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的办学传统,弘扬“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牢记嘱托,扎根八闽,深耕三农,接续奋斗,在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高效益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由单科性大学迈向多科性大学、由地方省属高校迈入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地方农林院校内涵式跨越发展的新路。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