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相关知识站

专业解读|高考资讯|大学介绍|志愿填报|高考助考|高校招生|高考复习|高考作文|高考试题|

当前位置:题书网高考资讯高考新闻长春理工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硕士毕业要求

长春理工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硕士毕业要求

时间:2025-08-13保存为WORD

长春理工大学(CUST)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ITMO University)作为中俄两国在光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具有显著特色的高校,其联合培养硕士项目的毕业要求既体现了双方学术体系的严谨性,又融合了国际化教育的创新理念。以下从学分要求、学术成果、语言能力、论文答辩及实践环节五个方面详细解析两校硕士毕业的具体要求,并结合最新政策与项目动态进行说明。

学分修读与课程考核

根据长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5年最新修订),学生需完成至少32学分的课程学习,其中公共必修课(如思想政治理论、外语)占比约20%,专业核心课(如高等光学、激光技术)占比50%,选修课(含跨学科课程)占比30%。值得注意的是,与ITMO大学联合培养的学生需额外修读2-3门由俄方教师授课的专业前沿课程(如量子信息处理、智能光学系统),并通过双语考核。
ITMO大学则采用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要求学生在合作项目中完成60 ECTS(约相当于中方32学分),其中30 ECTS需通过ITMO开设的线上或线下课程获得。两校学分转换需经联合学术委员会审核,确保课程内容与学术标准对等。

学术成果与科研能力

长春理工大学明确要求硕士生在学期间须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在SCI/EI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对于与ITMO联合培养的学生,若论文发表在俄罗斯ВАК(俄罗斯最高学术认证委员会)认可期刊上,可视为等效成果。
ITMO大学则更注重科研实践,学生需参与至少1项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的跨国科研项目,并提交阶段性研究报告。部分专业(如光子学)还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室轮转(Lab Rotation),以掌握多学科实验技能。

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沟通

两校均要求学生具备中俄英三语中的至少两种语言能力。长春理工大学规定非外语专业学生需通过大学英语六级(CET-6)或俄语四级(ТРКИ-1),而ITMO大学要求国际学生俄语水平不低于B1(CEFR标准)或通过校内语言测试。联合培养项目特别设立“科技俄语/科技英语”专项培训,学生需在论文答辩前通过专业术语考核。此外,鼓励学生参加中俄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以提升跨文化协作能力。

学位论文与答辩流程

学位论文需体现“双导师制”特色,选题需经双方导师共同确认,且研究内容应涉及中俄两国在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合作潜力。论文撰写语言可选择中文、俄语或英语,但摘要部分须为中俄/中英双语。
答辩环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长春理工大学要求学生在本校完成预答辩后,由ITMO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参与正式答辩。论文评分标准中,“创新性”和“国际合作价值”占比达40%,高于普通硕士项目。若论文被认定为“优秀”(双方评委均给出85分以上),学生可获两校联合颁发的“国际学术卓越”证书。

实践环节与社会服务

长春理工大学要求学生在读期间完成不少于120小时的实践(如企业实习、科研助理),而ITMO大学则推行“创业学分”制度,学生可通过参与孵化器项目、专利转化等方式抵扣部分学分。联合培养项目特别增设“中俄产业调研”必修模块,学生需走访两国光学产业基地(如长春光机所、圣彼得堡激光产业园)并提交对比分析报告。
此外,两校鼓励学生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项目。例如,2024年起,参与俄罗斯“国家技术倡议”(NTI)课题的学生可申请答辩绿色通道,毕业时间最长可缩短6个月。

结语

长春理工大学与ITMO大学的硕士毕业要求既坚守学术底线,又通过灵活的国际化设计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随着2025年两校共建“中俄光学联合实验室”的落地,未来可能在联合专利、跨国企业定向培养等方面增设毕业选项。建议学生密切关注两校研究生院官网的更新(如长春理工大学招生网“国际合作”专栏),并主动与双导师保持学术规划沟通,以高效完成学业目标。

更多“长春理工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硕士毕业要求”及其他院校资料电脑端可点击左侧蓝图“咨询”和手机端客户在右下方可直接在线“立即咨询”老师或电询。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