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有2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设施完善,是学习生活的好地方。贵州师范大学新生具体去哪个校区报到,主要取决于其所在学院的教学安排和校区分布,具体安排由学校招生办公室统一发布。希望每位贵州师范大学的新生都能在这里度过充实而美好的大学时光。
1、花溪校区
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贵州师范大学东区
周边环境:附件3km内分布着餐饮场所63个、酒店6家、购物中心16个、健身场馆14间、医疗机构3所、旅游景点4处、公交站16个。最近的公交站为财院体育馆(师大东门),距离约102m,最近的火车站为花溪大学城站,距离约1.9km。
2、宝山校区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80号
周边环境:附件3km内分布着餐饮场所82个、酒店69家、购物中心69个、健身场馆54间、医疗机构91所、旅游景点42处、公交站69个。最近的公交站为师大①,距离约328m,最近的地铁站为阳明祠,距离约721m,最近的火车站为贵阳火车站,距离约4.1km。
学术氛围浓厚:宝山校区内汇聚了众多优秀的学者和学生,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学术素养的提升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资源丰富多样:花溪校区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实验设备和活动场所,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学院 | 专业 |
---|---|
文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本科) |
传媒学院 | 传播学(本科)、广播电视学(本科)、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 |
法学院 | 法学(本科) |
历史与政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本科)、历史学(本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社会工作(本科)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图书馆学(本科)、市场营销(本科)、电子商务(本科)、经济学(本科)、财务管理(本科) |
外国语学院 | 俄语(本科)、日语(本科)、英语(本科) |
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本科)、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学(本科)、教育技术学(本科) |
心理学院 | 应用心理学(本科) |
数学科学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应用统计学(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 |
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物联网工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通信工程(本科)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人工智能(本科)、天文学(本科)、物理学(师范)(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本科)、应用化学(本科)、材料化学(本科)、科学教育(本科) |
生命科学学院 | 园艺(本科)、生态学(本科)、生物工程(本科)、生物技术(本科)、生物科学(本科) |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园林(本科)、土地资源管理(本科)、地理信息科学(本科)、地理科学(本科)、环境科学(本科)、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本科) |
音乐学院 | 舞蹈学(本科)、音乐学(本科)、音乐表演(本科) |
美术学院 | 书法学(本科)、动画(本科)、摄影(本科)、数字媒体艺术(本科)、环境设计(本科)、绘画(本科)、美术学(本科)、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运动训练(本科)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本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 | 冶金工程(本科)、土木工程(本科)、工程管理(本科)、工程造价(本科)、应急技术与管理(本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金属材料工程(本科) |
国际旅游文化学院 | 产品设计(本科)、文化产业管理(本科)、旅游管理(本科)、酒店管理(本科) |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现有花溪、宝山、白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300亩。设有24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 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82.1万余册,其中古籍文献约10万余册,电子图书168.8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27万人,教职工259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8人,师资中有教授309人、副教授699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2人。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人才84人次;获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人才230人次。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