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的学校代码是11049,这个代码在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可以查询到,在河北的招生代码是1080,在陕西的招生代码是3034,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参考所在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代码。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淮阴工学院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 1 | 河北 | 1080 |
| 2 | 陕西 | 3034 |
| 3 | 湖南 | 3217 |
| 4 | 江苏 | 1342 |
| 5 | 青海 | 3113 |
| 6 | 浙江 | 3211 |
| 7 | 山东 | B049 |
| 8 | 重庆 | 3224 |
| 9 | 内蒙古 | K19 |
| 10 | 宁夏 | 3851 |
| 11 | 辽宁 | 1049 |
| 12 | 吉林 | 3237 |
| 13 | 江西 | 2326 |
| 14 | 湖北 | F895 |
| 15 | 甘肃 | 1811 |
| 16 | 山西 | 1537 |
| 17 | 河南 | 3870 |
| 18 | 福建 | 2792 |
| 19 | 黑龙江 | 1552 |
| 20 | 云南 | 3243 |
| 21 | 四川 | 3214 |
| 22 | 贵州 | 1184 |
| 23 | 海南 | 0812 |
| 24 | 广东 | 11049 |
| 25 | 安徽 | 1755 |
| 26 | 广西 | 11049 |
淮阴工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
淮阴工学院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淮阴工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以江苏为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 1 | 交通工程 | 62 |
| 2 | 交通运输 | 63 |
| 3 | 人力资源管理 | 10 |
| 4 | 人工智能 | 45 |
| 5 | 会计学 | 07 |
| 6 | 俄语 | 03 |
| 7 | 农学 | 54 |
| 8 | 制药工程 | 49 |
| 9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48 |
| 10 | 园艺 | 55 |
| 1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12 |
| 12 | 土木工程 | 64 |
| 13 | 城乡规划 | 30 |
| 14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65 |
| 15 | 学前教育 | 04 |
| 16 | 工业设计 | 60 |
| 17 | 工商管理 | 08 |
| 18 | 工程管理 | 32 |
| 19 | 市场营销 | 11 |
| 20 | 应用物理学 | 47 |
| 21 | 建筑学 | 31 |
| 2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0 |
| 23 | 数据计算及应用 | 46 |
| 24 | 机器人工程 | 59 |
| 25 | 机械电子工程 | 57 |
| 26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6 |
| 2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37 |
| 28 | 物流工程 | 33 |
| 29 | 物联网工程 | 41 |
| 30 | 环境工程 | 51 |
| 31 | 生物工程 | 53 |
| 32 | 电子信息工程 | 43 |
| 33 | 电子商务 | 14 |
| 3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4 |
| 35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35 |
| 36 | 社会工作 | 05 |
| 37 | 经济与金融 | 13 |
| 38 | 自动化 | 36 |
| 39 | 英语 | 01 |
| 40 | 行政管理 | 06 |
| 4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8 |
| 42 | 财务管理 | 09 |
| 43 | 车辆工程 | 61 |
| 44 | 网站工程 | 39 |
| 45 | 通信工程 | 42 |
| 46 | 金属材料工程 | 58 |
| 47 | 金融数学 | 29 |
| 48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2 |
| 49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0 |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265人,聘请校外兼职教师558人,折合教师总数1544人;教师队伍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68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88人,博士学位教师616人;硕士生导师698人(含企业、兼职),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7人,引聘国家级人才21人;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特聘教授、省技能大师、江苏外专百人、省产业教授等省级重点人才32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人才2人;省“双创计划”“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项目480余人次。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